×

Doctor

医生团队
你的位置:首页 >> 新闻动态
乙肝表面抗原阳性 = 得了乙肝?这 3 个区别要分清

时间:2025-11-21 16:46:14

体检报告上“乙肝表面抗原阳性”的结果,常让不少人瞬间陷入恐慌:这是不是意味着自己得了乙肝?以后是不是要被隔离?太原龙城中医医院在体检服务中发现,这种误解十分普遍,甚至有人因误判而影响正常生活。其实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和“得了乙肝”不能画等号,今天就通过3个关键区别,帮大家彻底理清认知。

第一个区别: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是“感染标志”,而非“疾病确诊”。乙肝表面抗原是乙肝病毒的外壳蛋白,阳性仅说明体内存在乙肝病毒感染,但不能判断病毒是否在复制、是否损伤肝脏。太原龙城中医医院的体检数据显示,在乙肝表面抗原阳性人群中,约30%属于“乙肝病毒携带者”,他们的肝功能长期正常,病毒也不活跃,和健康人无异;而“得了乙肝”则指病毒持续复制,已造成肝细胞损伤,出现肝功能异常。

微信图片_20250110170430.jpg

第二个区别:病毒“静止”与“活跃”的本质不同。乙肝表面抗原阳性人群中,若乙肝病毒DNA检测为阴性,说明病毒处于静止状态,不会传染他人,也无需特殊处理;而确诊乙肝的患者,乙肝病毒DNA通常为阳性,病毒在体内大量复制,具有传染性,且会持续损伤肝脏。太原龙城中医医院提醒,不能仅凭表面抗原阳性就断定有传染性,关键要看病毒DNA检测结果,这也是区分携带者和患者的核心依据。

第三个区别:肝功能是否受损是“关键标尺”。乙肝病毒携带者的肝功能(如谷丙转氨酶、胆红素等指标)长期处于正常范围,肝脏没有炎症或损伤,日常生活不受影响;而乙肝患者的肝功能会出现异常,可能伴随乏力、食欲下降、黄疸等症状,若不干预可能发展为肝纤维化、肝硬化。简单来说,前者是“病毒在体内休眠”,后者是“病毒在体内作乱”,两者的严重程度和应对方式完全不同。

发现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后,正确做法是进一步做乙肝五项、病毒DNA检测和肝功能检查,明确自身属于携带者还是患者。若为携带者,只需每半年到一年定期复查,无需治疗,也可正常工作、结婚、生育;若确诊乙肝,需根据情况干预。太原龙城中医医院强调,乙肝表面抗原阳性不是“洪水猛兽”,更不代表“绝症”,科学区分、理性应对才是关键。消除认知误区,才能更好地守护自身和他人健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