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间:2025-03-10 17:02:02
在大众健康认知里,乙肝一直是备受关注却又迷雾重重的话题。今天,来自太原龙城中医医院(太原中医肝病医院)的阳泉肝病专家将从专业视角,结合中医角度,为我们详细解答乙肝到底属于何种疾病。
从现代医学体系来看,乙肝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(HBV)引发的肝脏疾病。乙肝病毒具有很强的传染性,主要传播途径包含血液传播、母婴垂直传播以及性传播。当乙肝病毒侵入人体后,它会精准地靶向肝细胞,并在其中大量繁殖。随着病毒的不断复制,人体免疫系统会启动防御机制与病毒展开 “战斗”,这一过程中,肝细胞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损伤,进而引发肝脏炎症。倘若病情长期未得到有效的控制与治疗,肝脏会逐渐出现纤维化、硬化等病变,甚至有发展为肝癌的风险。
切换到中医角度,在传统医学的典籍中虽没有 “乙肝” 这一病名,但依据其症状表现,可将其归属于 “胁痛”“黄疸”“虚劳” 等范畴。中医理论认为,人体正气不足是乙肝发病的重要内在因素。当人体正气虚弱时,外界的湿热疫毒之邪便会乘虚而入,侵袭肝脏。肝脏在中医理论中主疏泄,负责调节人体的气机运行。湿热疫毒扰乱了肝脏的正常疏泄功能,导致气机不畅,就会出现胁肋部疼痛、胀满等症状。若湿热之邪进一步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,致使胆汁排泄失常,外溢到肌肤,便会出现黄疸症状。长期患病,气血运行受阻,还可能出现积聚之症。
在太原龙城中医医院(太原中医肝病医院),针对乙肝的治疗,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。西医主要运用抗病毒药物抑制病毒复制,降低病毒载量;中医则通过辨证论治,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开具个性化的中药方剂,以达到扶正祛邪、调理脏腑功能的目的。
阳泉肝病专家强调,全面了解乙肝在中西医领域的属性和特点,有助于患者更好地配合治疗,争取早日恢复健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