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间:2025-08-17 14:38:06
拿到乙肝五项报告单,看着 “HBsAg、HBeAb” 等一堆字母,不少吕梁人直接犯懵,明明每项都有加减号,却死活看不懂肝脏到底啥情况。其实不用怕,把这五项拆成 “三个组合”,就像拼积木似的,报告单里的门道立马能看明白。
先认 “乙肝病毒的‘身份证’”—— 第一项 HBsAg(乙肝表面抗原)。这一项若带 “+”,说明体内有乙肝病毒 “扎根” 了,就像家里进了客人,不管客人乖不乖,先确认 “有客人在”;若为 “-”,则说明没检测到病毒,这是最让人安心的结果。别被 “+” 吓住,它只说 “有病毒”,不说 “病得多重”。
再看 “病毒的‘活跃度’”—— 第二项 HBsAb(表面抗体)、第三项 HBeAg(e 抗原)。HBsAb 带 “+” 是好事,像给肝脏装了 “防护盾”,说明对病毒有抵抗力,可能是打疫苗后起效,也可能是曾感染后自愈;HBeAg 若为 “+”,则暗示病毒在 “忙着复制”,就像客人在屋里来回折腾,得多留意后续变化。
最后看 “身体的‘反应信号’”—— 第四项 HBeAb(e 抗体)、第五项 HBcAb(核心抗体)。这两项若出现 “+”,多是身体对病毒有了 “回应”:HBeAb“+” 可能是病毒复制变缓了,就像客人安静下来;HBcAb“+” 则说明曾和病毒 “打过交道”,不管现在病毒走没走,身体都留下了 “记忆”。
太原龙城中医医院(太原中医肝病医院)等专业机构常科普:别死盯单个加减号,看组合才管用。比如 “第一项 +、第三项 +、第五项 +” 是一种情况,“第一项 +、第四项 +、第五项 +” 又是另一种,弄清这些组合,再看报告单就不会一头雾水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