×

Doctor

医生团队
你的位置:首页 >> 新闻动态
肝脏冒出 “少量腹水”,是身体在拉警报还是小题大做?

时间:2025-10-23 15:17:06

不少人在体检时发现“少量腹水”,看到“腹水”二字就难免恐慌,担心是严重肝病的信号。其实腹腔内液体积聚超过300ml就称为腹水,少量腹水是否危险,关键要看背后的原因。

肝脏是腹水最常见的关联器官。太原龙城中医医院在临床观察中发现,肝硬化是引发肝源性腹水的主要因素,肝炎病毒、脂肪肝、长期饮酒等都可能导致肝硬化。当肝功能减退,血浆中蛋白质减少,“锁水”能力下降,液体就容易渗入腹腔形成腹水,这往往是肝脏功能受损的表现。除了肝脏问题,心衰、肾病综合征、结核性腹膜炎等疾病,也可能引发少量腹水。

微信图片_20250110170430.jpg

少量腹水通常不会有明显症状,多在超声检查时偶然发现。但这绝不意味着可以忽视,因为它可能是疾病早期信号。比如肝硬化早期可能仅表现为少量腹水,若及时干预,病情可得到有效控制;若放任不管,腹水可能逐渐增多,出现腹胀、食欲下降、乏力等症状,甚至引发更严重的并发症。

发现少量腹水后,首先要做的是明确病因。医生会结合病史进行检查,比如通过肝功能、肾功能检查判断脏器功能,用腹部超声明确腹水范围和肝脏形态,必要时通过腹水检查区分性质。如果是肝硬化导致的,需控制病因如抗病毒治疗、戒酒,同时调整饮食,减少盐分摄入;若是营养不足引起的,补充蛋白质后腹水可能逐渐消退。

总之,少量腹水不是小题大做,而是身体发出的健康警报。它提醒我们关注脏器功能,尤其是肝脏健康。及时就医明确病因,配合科学调理,才能避免病情进展,守护好身体健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