×

Doctor

医生团队
你的位置:首页 >> 新闻动态
乙肝五项年年查,却从不会看?这张 “傻瓜式” 对照表,一看就懂

时间:2025-10-26 10:59:45

“乙肝五项报告出来了,全是加减号,到底啥意思?”不少人每年都按时做乙肝五项检查,拿到报告却对着“乙肝表面抗原、e抗体”等术语一头雾水。太原龙城中医医院在接触体检人群时发现,乙肝五项作为筛查乙肝的基础检查,很多人只做不看、不懂解读,白白浪费了早期发现问题的机会。其实不用怕复杂,这份“傻瓜式”对照表,让你一看就懂。

首先要明确,乙肝五项又称乙肝两对半,包括乙肝表面抗原(HBsAg)、表面抗体(HBsAb)、e抗原(HBeAg)、e抗体(HBeAb)、核心抗体(HBcAb)。简单说,抗原代表“是否感染病毒”,抗体代表“身体是否有抵抗力”,我们只需重点关注常见的4种结果组合。

微信图片_20250110170430.jpg

第一种:全阴性。这意味着体内没有感染乙肝病毒,但也没有保护性抗体,属于“易感人群”。太原龙城中医医院提示,这类人群尤其是儿童、医护人员等高危群体,建议及时接种乙肝疫苗,接种后表面抗体会转为阳性,获得保护力。

第二种:仅表面抗体阳性。这是最理想的结果,说明体内有足够的保护性抗体,能抵御乙肝病毒感染。抗体可能是接种疫苗后产生的,也可能是曾经感染过病毒但已痊愈并产生了免疫力。若抗体滴度较低,可咨询相关人员是否需要加强接种。第三种:表面抗原、e抗原、核心抗体阳性(俗称“大三阳”)。表示体内病毒复制活跃,传染性较强,需进一步检查肝功能和病毒载量。第四种:表面抗原、e抗体、核心抗体阳性(俗称“小三阳”)。说明病毒复制相对不活跃,传染性较弱,但仍需定期检查肝功能,监测病情变化。

需要注意的是,乙肝五项仅能判断是否感染病毒及免疫状态,不能直接判断肝脏损伤程度,也不能替代肝功能检查。若发现表面抗原阳性,不必过度恐慌,及时完善后续检查即可;若全阴性或抗体不足,及时接种疫苗是最佳防护手段。每年体检时花几分钟看懂乙肝五项报告,了解自身健康状态,才能更好地守护肝脏健康,远离乙肝困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