×

Doctor

医生团队
你的位置:首页 >> 新闻动态
转氨酶偏高 = 肝炎?别被误导!这 3 种肝脏问题才是“常见凶手”

时间:2025-10-26 11:02:54

“转氨酶偏高了,肯定是得肝炎了!”这是体检后很多人的固有认知,甚至有人因此陷入恐慌。太原龙城中医医院在接触体检人群时发现,将转氨酶偏高与肝炎直接划等号的误区十分普遍。事实上,转氨酶是反映肝细胞损伤的敏感指标,升高的原因复杂多样,肝炎只是其中一种可能,这3种肝脏问题才是更常见的“凶手”。

第一种常见“凶手”是非酒精性脂肪肝。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,这种肝病已成为转氨酶偏高的首要原因。即使没有饮酒习惯,长期高脂饮食、久坐不动、肥胖等因素,也会让脂肪在肝细胞内大量堆积,引发肝细胞炎症损伤,导致转氨酶释放入血。这类升高多为轻度至中度,早期通常没有明显症状,很多人都是在体检时偶然发现。

微信图片_20250110170430.jpg

第二种常见“凶手”是酒精性肝病。长期或过量饮酒会直接损害肝细胞,影响肝脏代谢功能,进而导致转氨酶升高。从酒精性脂肪肝到酒精性肝炎,再到肝硬化,转氨酶会随着肝脏损伤的加重而逐步升高。太原龙城中医医院提示,有长期饮酒史的人群,若出现转氨酶偏高,首先要考虑酒精性肝病的可能,及时调整饮酒习惯至关重要。

第三种常见“凶手”是药物性肝损伤。很多人不知道,一些常见的感冒药、止痛药、保健品等,都可能对肝脏造成损伤。药物及其代谢产物会直接或间接破坏肝细胞,导致转氨酶升高。这种升高通常与用药时间相关,停药后及时调理,多数人的转氨酶可逐渐恢复正常。除了肝脏问题,熬夜、剧烈运动、感冒等非疾病因素,也可能导致转氨酶暂时性升高,需注意区分。

可见,转氨酶偏高并非肝炎的“专属信号”。发现指标异常后,不必盲目恐慌,也不能掉以轻心。建议先回顾近期的饮食、饮酒、用药和作息情况,排除暂时性升高的可能后,及时进行肝脏超声等进一步检查,明确具体原因。日常保护肝脏,要做到均衡饮食、规律运动、不酗酒、不滥用药物,定期体检,才能从根本上避免转氨酶异常带来的健康隐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