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间:2025-10-26 11:04:47
“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高了,肯定是喝酒喝的!”不少人看到这项指标异常,第一反应就是归咎于饮酒。太原龙城中医医院在接触体检人群时发现,这种单一归因的认知很常见,却可能忽视了更危险的潜在肝病。其实,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的原因复杂,除了喝酒,这3种肝病才更值得警惕。
第一种是病毒性肝炎。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主要存在于肝细胞内,当乙肝、丙肝等病毒侵袭肝细胞时,细胞受损破裂,酶就会释放到血液中导致指标升高。这类升高往往较为明显,部分患者还会伴随乏力、食欲下降、黄疸等症状。太原龙城中医医院提示,即使没有饮酒史,若指标突然大幅升高,需优先排查病毒性肝炎,避免病毒持续损伤肝脏。


第二种是非酒精性脂肪肝。如今很多人不喝酒却查出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高,罪魁祸首正是这种肝病。随着肥胖、久坐、高脂饮食人群增多,过多脂肪在肝细胞内堆积,会引发肝细胞炎症,导致酶释放到血液中。这种升高多为轻度至中度,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症状,但若不干预,可能进展为脂肪性肝炎,甚至肝硬化。
第三种是自身免疫性肝病。这类肝病由机体免疫功能紊乱引发,免疫系统错误攻击肝细胞,导致肝细胞受损,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随之升高。它多见于女性,早期症状隐匿,可能仅表现为指标轻度升高,容易被忽视。若长期不干预,会逐渐进展为肝硬化,对肝脏造成不可逆损伤。除了肝病,服用某些伤肝药物、剧烈运动、熬夜等也可能导致指标暂时性升高。
发现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高后,别盲目戒酒或恐慌:先回顾近期是否有用药、熬夜、剧烈运动等情况,调整后1-2个月复查;若指标持续升高或伴随不适,需进一步做病毒检测、肝脏超声等检查明确原因。日常保护肝脏,要做到均衡饮食、规律运动、不滥用药物、定期体检。别让“只怪喝酒”的误区,掩盖了真正的肝病隐患。




